首页 科技 军事 财经 教育 体育 房产 健康 汽车 安全 热点 人才 推选

科技

旗下栏目:

91%、65%5038%、94%为何中国科兴疫苗“有效率”总在变?

发布时间:2022-11-0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作者:admin 人气:

  这边印尼因为科兴疫苗的有效性,让国民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保护而欢欣雀跃。那边中国网友已经有点迷糊了:虽然知道科兴疫苗确实不错,

  可以说,在中国国产疫苗中,科兴疫苗是公布数据最多的一个,也是受到争议最多的一个。从文章开头,翼学姐罗列的那些报道标题中,便能窥探一二:

  这次公布的数据非常重要,因为涵盖了最需要保护的两类人——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而这是当时其他一些疫苗临床试验所欠缺的。

  但几乎出乎所有人的预料,这个 78% 并非最终的数据。一周后,巴西方面又官宣了科兴疫苗的有效性结果:

  78%是从轻度、中度和重度病例中计算得出的。当考虑到1万3000名受试者中的极轻型病例时,这个数字就变成50.4%,安慰剂组有167人感染,疫苗组有85人感染。该疫苗被证明可100%预防重症病例。

  同时,巴西方面表示:科兴疫苗接种产生的最大副作用是局部疼痛,以及头痛和疲倦。Butantan称,没有任何严重不良反应报告。试验当中,安慰剂组有七名受试者需要住院治疗,接种疫苗组无人需要住院。

  根据发布会透露的消息,再加上美国CDC官网上关于疫苗有效率的解释(疫苗有效率代表的是疫苗接种组中,疾病减少的比例),用公式计算得到的数字,竟然是49.69%!!!

  那么,50.38%的有效率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这就需要统计学的一些知识点了,当然这里翼学姐也不展开来具体说了。简单点说,就是巴西 Butantan 研究所采用的计算有效率的方法是风险比(hazard ratio),风险比还会加入时间的因素。

  按照 Butantan 研究人员的计算,接种疫苗组的感染风险为 11.74,安慰剂组为 23.64,因此计算出科兴疫苗的有效率为:

  如果将临床试验的观察时间拉得足够长,比如两年,风险比计算出来的结果和我们常用的公式算出来的结果会趋于一致;但是如果观察时间较短,两个结果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

  当土耳其这边宣布后,却引发了不少的争议。当时土耳其方面明明已经临床试验了7000 多人,但公布的数据却只涉及到了1322 人。

  后来经过解释了解到,土耳其这边将试验人群分为三大类,而这1322人便是第一类“高危人群”:医生、护士、清洁工、医院行政人员等医务人员。先给出这些人的数据,有助于在医护人员等高危人群中现行推广疫苗。

  实事求是,土耳其给的这个数据虽然很漂亮,但在相较于当时同期的其他几个新冠疫苗(辉瑞疫苗、Moderna 疫苗和牛津疫苗)而言,数据的维度还是偏少了一点,比如不良反应类型以及在不同组出现的比例、感染者中出现重症的比例。

  土耳其共有10216名年龄在18至59岁之间的志愿者参与临床试验,由处于高风险的医护人员和处于正常风险的一般人群构成,其中42.2%为女性,57.8%为男性。临床试验中未出现死亡情况,观察到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疲劳、头疼、肌肉酸痛、发烧等。

  另外 ,智利“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显示,科兴疫苗预防新冠感染所致死亡的有效率为80%,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有效率为67%。

  科兴生物董事长尹卫东介绍说,科兴同一批号的疫苗在3个不同国家临床研究的方案是不同的,且由3个不同的研究机构独立进行。

  疫苗专家陶黎纳表示:影响临床试验结果的因素非常多。其中新冠疫情在当地的流行程度以及参加试验人群的个体差异,都会使结果出现明显不同。

  两个国家自行进行的试验,因人群不同,试验过程不同,统计方式不同,只用两个数据进行比较并不科学,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使是50.4%的保护率也已达到世卫组织规定的疫苗使用门槛。

  长期关注疫苗研发的医学专家庄时利分析说,两个国家受试人员年龄不同,这个明显的差异或将造成疫苗保护率的明显不同。另外,疫苗接种时间的间隔如果存在不同,也会对疫苗的保护力形成较大影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科兴疫苗在不同临床试验中体现出的有效率差异,是多方面综合因素造成的,而非单一原因。

  而有网友认为,这么多的有效率数据,最后哪个数据被用在报道的标题上,完全是各国媒体的立场问题。

  这个是欧美口径吧。不同标准不同结果,英美对于中国的东西,喜欢玩数字游戏贬低中国。科兴疫苗是让使用者即使感染,100%概率不需要用人工肺(即不可能因为新冠而死),90%概率症状止步于重感冒,78%概率只有普通感冒症状。50.38%概率完全免疫,即不被感染。这个已经非常不错了,科技需要基础知识。

  因为如果把注射后有轻微症状的感染也算进失效的计数的线%,只计算中度症状及以上,是98%,只注射后重症和危重症的线%只是标题党而已。

  有效率固然重要,但或许对于目前全球新冠病毒的趋势来说,更多人关心的是,到底科兴疫苗能否抵御变种病毒。

  印度变种B.1.617现在俗称“双突变”,但其实它携带了13个突变体。之所以叫它双突变,是因为这个新毒株中首次同时出现了在其他变异中发现的两个显著突变:L452R突变和E484Q突变。

  E484Q突变则与B.1.351(南非)和P.1(巴西)变异中发现的E484K突变非常相似。这被认为是一种“逃逸突变”,可能会降低疫苗和自然感染后的保护力。

  近日,剑桥大学的Gupta组公布了一项“含金量极高”的印度变异毒株的研究成果,这是目前第一个关于印度变异毒株B.1.617的血清学数据,因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数据来看,在接种1剂辉瑞新冠疫苗的情况下,与原始毒株比,E484Q会使抗体血清中和活性下降6倍,而L452会下降4倍。

  奇怪的是,虽然病毒出现“双突变”,但研究人员发现,E484Q和L452一起也只会使血清中和活性下降4倍。

  简单来说,就是印度首次发现的“双突变”与此前的单突变相比,没有变得更危险。事实上,此前南非变异毒株——编号E484K突变的情况更糟糕,它会使血清中和活性下降10倍。

  有意思的是,疫苗接种者的血清对具有E484Q和L452“双突变”的中和活性也下降了4倍,和仅含L452单一突变的假病毒的中和活性相当。

  所以“双突变”对于疫苗接种的血清的逃逸并没有增加。这是个十分重要的信息,这说明加大疫苗接种可能可以遏制这一突变株流行,进一步说明迅速推广疫苗接种的重要性。

  钟南山之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看起来,中国使用的灭活疫苗对南非的b1351变异毒株,针对这一变异毒株的保护率有所降低。现在我们正在全力研发针对变异毒株的疫苗。

  换句话说,现有的中国灭活疫苗,在变种病毒前,并没有完全失效,所以,趁变种病毒变化范围尚未形成规模前,赶紧打疫苗!

  毕竟,目前变种病毒并未完全覆盖之前的病毒;如果现在接种了疫苗,至少可以防止重症,且至少有50%的可能性不会被感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