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 军事 财经 教育 体育 房产 健康 汽车 安全 热点 人才 推选

军事

旗下栏目:

证券时报电子报实时通过手机APP、网站免费阅读重大财经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19-10-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作者:admin 人气:

  出席活动的袁隆平院士,格子衬衣,灰白西装,精神矍铄。工作人员要递给他演讲稿,他一摆手拒绝,说起杂交水稻,如数家珍;讲话结束后,工作人员要搀他下台,他连说“不用”,三两步走下台,走路带风。

  90岁的袁隆平看上去还是一刻都不愿停下来,他说,他是做研究的人,要经常动脑筋,自己最怕痴呆。

  一个是禾下乘凉梦,这个梦想已经接近实现。“有生之年,我应该能看到亩产1300公斤。”袁隆平说起领衔研究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犹如谈到儿孙,欣慰中带有自豪。

  “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潜力很大。”袁隆平扬扬头说,再过十天试验田会有个测产,天气好的线公斤。

  袁隆平说,亩产1200公斤是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而到2021年“争取亩产1300公斤,向中国建党100周年献礼”。说起这,袁隆平两眼放光。

  袁隆平希望更快推广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他计划的时间表是,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品种明年通过湖南省内审定,后年通过国家审定,此后开始全国推广。

  袁隆平还有一个梦想,就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据了解,全世界约有1.6亿公顷稻田,除中国外其他国家杂交水稻只有700万公顷。如果这些稻田一半面积用于生产杂交水稻,按每公顷增产2吨估算,可增产1.6亿吨水稻,就基本上可以解决世界饥饿问题。

  为了梦想,老人在与时间赛跑。这次以90岁高龄亲自也是首次挂帅公司实职董事长,其积极推进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之心溢于言表。

  “我的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需要国家政策的推进,也需要企业资金的支持。”袁隆平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