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 军事 财经 教育 体育 房产 健康 汽车 安全 热点 人才 推选

军事

旗下栏目:

理解彼得·汉德克的三个关键词

发布时间:2019-10-1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作者:admin 人气:

  彼得·汉德克成为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但在国内,他的书并不讨读者喜欢,评分基本都在7分左右。读者无法在他的作品中看到期待的故事情节。想要走进这个作家的世界,需要首先理解很多东西,包括他对叙述所怀的期待,南斯拉夫的历史,以及他的艺术追求。

  彼得·汉德克的目光没办法长期驻留在同一个地方。2016年,他来中国时,便对媒体记者的提问忍无可忍,他不明白为什么写作者要承担解释一个又一个“为什么”的义务,他反问提问者,为什么不去街道上走走,去外界多观察观察。这种性格及其形成的视角对汉德克作品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在汉德克的小说中,几乎每个人物都含着相似的情感主题:对主体和世界的当下关系感到厌倦,而后起身,向着另一个边缘走去。固定的思想秩序在汉德克的书中不存在,人物必须站起来行走,在同现实的接触与观察中得到某种宽慰。这种“疲倦”除了表现为孤独个体的感受,也意味着一种复数的“我们”的疲倦。汉德克的大多数叙事就游走于这二者之间。

  比如,在汉德克知名度较大的、后来被文德斯拍成电影的小说《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中,守门员约瑟夫·布洛赫在小说开头便要被迫面对生活状态的终结。“上午去报到上班时,他得知被解雇了”。于是,他开始了在世界上漫无目的的行走。他在餐厅里遇见了一个女服务员,和她发生了一夜情,之后又毫无预兆地掐死了她——有什么能解释这其中的动机?唯一可能的解释只存在于布洛赫在行凶之前与女服务员的对话中。躺在旅馆的床上,二者的对话再一次让布洛赫感受到了现实的疲倦,由此而诞生出强烈的、想要逃离的欲望。“所有她提到的一切都让他没法搭话,而让他烦心的是,他所说的话,她都能毫无拘束地——这是他的印象——使用”,最终,在女服务员向他提问“你今天要去上班吗”的时候,这种令人疲惫的日常秩序感再次扑到布洛赫的身上,他突然扼住了姑娘的脖子,终结了这一切。

  而汉德克作品中另一种“我们的”疲倦,则更能体现其对现实的关怀,也更具那种针对西方社会的批判性。在2001年出版的《试论疲倦》中,汉德克直接说明了他对于这个概念的解释:

  “我这里谈的是和平中的疲倦,间歇中的疲倦。在那些时刻里是一片和平的景象,中央公园也是如此。令人吃惊的是,我的疲倦好像在那里共同为暂时的和平起着作用,因为它的目光分别对暴力、争端的姿态或者哪怕只是一种不友好的行为的萌芽给予缓和?减弱?——消除,通过一种与那种蔑视的同情——有时是创作疲倦的同情——截然不同的同情:同情就是理解。”

  汉德克在《试论疲倦》中频繁提及那种浪漫主义式的图像,也就是当下西方的媒体话语。在汉德克看来,他们总是在以某种相同的逻辑和看法去对待所有的事情。媒体的思考取代了人类的思考,屏幕前的人以自以为看到一切、了解一切的态度去对待事件。其中最令汉德克厌恶的,大概便是西方对待南斯拉夫的态度,这也曾经给他带去过很多争议。在北约轰炸南斯拉夫时,他谴责了西方的做法,而后出席塞尔维亚前******米洛舍维奇的葬礼,被欧洲媒体批判为一个法西斯主义者,剧作下架。即便如此,汉德克也没有向这些论调示弱,他坚信自己的观察与亲身接触所得到的真相。

  “可是这样的疲倦有没有转变成傲慢自大的危险呢?”他在书中如此向读者发问。

  为了能够真正摆脱思维的惯性,在观察中理解世界,彼得·汉德克需要时刻将自己抛向一种“异乡人”的环境。这其中也有成长经历的影响。汉德克的母亲是斯洛文尼亚人,父亲是个德国军官,后来的继父也是个德国人,但父母在汉德克的生命里更多以空缺的方式存在。他19岁时才第一次见到自己的生父,1970年,他的母亲又自杀身亡。尽管是一个德语作家,但对于德国、奥地利,以及母亲的故乡斯洛文尼亚,汉德克并没有明确的归属感。他必须要用自身的亲历,从头开始理解每一个地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