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 军事 财经 教育 体育 房产 健康 汽车 安全 热点 人才 推选

教育

旗下栏目:

朱元璋问:大明何时亡?刘伯温:国运六百半可惜朱元璋没听懂

发布时间:2022-09-1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作者:admin 人气:

  而这位雄主之所以能够问鼎天下,除了自身因素外,自然离不开良臣名将的辅助,其中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温。

  这对君臣之间曾聊过有关明朝国祚的话题,面对又敬又怕的朱元璋,刘伯温的回答表现出了一位臣子的机警和为人的圆滑。

  一说刘伯温,必有烧饼歌。刘伯温之所以会被如此推崇和神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烧饼歌中的预言。

  1360年,朱元璋邀请50岁的刘伯温出山,随即,刘伯温就被委任为谋臣,并就当时形势向朱提出策略,帮助朱元璋灭掉了周边的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

  朱元璋势大后,采取刘基的建议处理减少小明王的影响,他建议一方面自立势力,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

  称吴王之后刘基就被任命为太史令。1368年即帝位后更是授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而明初的太史令主要负责监察百官,是一个得罪人的活计。

  刘伯温后半生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参与平定张士诚,陈友谅的大计,最后北定中原,为明朝立下了不世之功勋。

  朱元璋更是亲口评价刘伯温:“(刘基)学贯天人,资兼文武;......朕能审而用之,式克至于今日。凡所建明,悉有成效。”

  1370年,朱刘在对策之时,朱元璋曾问刘伯温“你学识过人,能掐会算,那你说说我大明朝国祚是多少年啊?”

  刘伯温深知伴君如伴虎,更何况这位连宰相胡惟庸都杀的洪武皇帝呢,为了保住小命,刘伯温回答道:“运至六百又得半,梦奇有字得心惊”。

  前半句从字面意思来看,有两种解释,第一就是大明国祚延续650年左右,第二就是六百年的一半,也就是300年左右。

  偏偏朱元璋认为是第一种,而这也体现了刘伯温此人的圆滑,借天机不可泄露的理由不明说,既保住性命又说了实话。

  大明的气运并没有朱元璋认为的650年,从洪武元年(1368年)开始,到南明昭宗结束(1662年),总计294年。

  后半句如何理解呢?梦奇有字源自于《明季北略》一书。该书成书于康熙初年,其中包含明朝的一些传闻以及迷信。

  大概内容就是讲,崇祯皇帝做梦时梦到有人在他的手中写了个“有”字。崇祯皇帝上朝便问大臣们这是何意?群臣纷纷说是大吉。

  唯有太监王承恩听后说:“有”字就是“大”字少一捺,“明”字少一日。大明恐怕要失去半壁江山。这段所谓的“历史”怎么听都像是民间故事。

  个人认为其一是朱元璋开创新朝,志气满满,并不过于在乎这些预言;其二就是被前半句吸引了注意力。

  但其实烧饼歌中记载的这两句话并不完整,前面还有两句:“迁南迁北定太平,辅佐帝王有牛星”,迁南指的就是定都南京,而迁北并没有引起朱元璋的过分在意。

  刘伯温在民间的传说是一位神奇的人物,他的传奇故事不仅仅是他的预言,还有他的出身以及来历,已经被人们给神化了。

  玉皇大帝便让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朱元璋,造福与黎民百姓,有很多传奇的故事,是真是假已经不得而知了。

  如今看来,这些预言大都有待考证,人为因素不好考察,现在解读却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大家听听就可,不必当真。

  在民间,历史上的刘伯温几乎不见了,存在着的都是神化后的他,其实刘伯温的真实形象和民间传说相差巨大。那么,真实的刘伯温是什么样子呢?

  直至1360年,入朱元璋府为幕僚,这时距明朝建立仅仅只有几年,朱元璋大势已成,刘伯温的出现只是加快了其称帝的步骤。

  回老家隐居几年后担心为朝中敌对派系所害,又回到南京居住,最后1375年病逝于南京,终年65岁。

  由此可见,刘伯温跟随朱元璋的时间只有十五年,相比于其他的开国功臣并不算长,因此其发挥的作用不应夸大。

  刘伯温前几次辞官都是因他的正直、刚正不阿的性情而得罪元廷的,跟随朱元璋时更是出任太史令监察百官。

  其代表作有《郁离子》、《卖柑者言》及诗词《春蚕》、《蜀国弦》等,刘伯温的文学创作与思想对明代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刘伯温巧妙地回答满足了朱元璋的野心,但奈何朱元璋却理解错了,可是仔细想来,又何尝不是刘伯温也想让朱元璋有所误解呢?

  究其原因,皇权制度在明清达到顶峰,势必会衰落,而明宰相的废除更加大了对皇帝才能的要求,才导致明朝后期的衰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