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 军事 财经 教育 体育 房产 健康 汽车 安全 热点 人才 推选

财经

旗下栏目:

马甸属于哪个区真实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3-01-01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作者:admin 人气:

  2022年年底,体育圈传来一个爆炸性新闻,俄足协执委会讨论了“转投亚足联”的问题,绝大多数俱乐部表示支持,目前,他们已经启动了脱欧入亚的程序。

  足球只是个开始,俄罗斯未来恐怕会有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脱欧入亚”,因为12月初的时候,亚奥理事会在会议期间明确表态:欢迎俄罗斯奥委会加入亚奥理事会。对于2024年巴黎奥运会,亚奥理事会欢迎俄罗斯派运动员参加亚洲各项运动的预选赛,从而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俄罗斯奥委 会也对此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会认真考虑。

  不过呢,中国球迷暂时不用担心国足排名又要下降一位的事情,因为俄足联脱欧入亚,还没这么快搞定。根据程序,俄足协执委会得先就脱欧入亚进行投票,如果投票通过,足协将正式开始与欧足联开启脱欧的谈判。首先,必须是欧足联上层同意,然后召开欧足联全体大会进行投票,再看投票结果。如果同意和俄罗斯“离婚”,才能正式“分道扬镳”。接着是申请国际足联同意,亚足联投票接纳等手续。

  目前,所有程序都卡在了欧足联,欧足联领导层对俄罗斯离开这件事,多次表达了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尽管他们已经禁止俄罗斯队参加所有赛事。不过,这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俄罗斯要是走了,欧足联还拿什么来制裁呢?

  足球的脱欧入亚,仿佛就是俄罗斯地缘政治和国家战略的一个缩影。2022年10月27日,普京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发表的演讲,被外媒普通认为是俄罗斯“向东方”转身的信号。

  事实上,苏联解体后的30年间,俄罗斯从积极向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社会靠拢,到逐渐与之疏离,再到眼下不惜激烈对抗。归根结底,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地缘政治环境恶化的结果,其根源在于俄罗斯非常矛盾的身份认同下,不得不给自己的身份重新定位。

  到底是欧洲人?还是亚洲人?还是两边都不是?这是个非常纠结的问题。反映在地缘政治观,俄罗斯主流分两种:欧洲—大西洋主义和新欧亚主义,到底应该选哪边?

  普京就是这种纠结的代表。自2000 年就任俄罗斯联邦总统以来,普京的地缘政治观经历了从“大欧洲”到“大欧亚”的变化。但他并没有彻底放弃欧洲,长期以来,就像大家讽刺的俄罗斯外交政策一样,像“钟摆”一般左右摇晃。

  归根结底,这是因为俄罗斯的出身决定,导致它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既矛盾又模糊,一方面,俄罗斯独特的跨欧亚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双重性,使其不得不在欧洲和亚洲之间来回摇摆;但是,如果换一种思路去考虑问题的话,就会发现走土耳其道路也未尝不可,自我的身份定位别那么死脑筋,灵活一点啊。欧亚地带这一模糊的地理空间,完全可以顺应世界格局的发展来及时调整定位,这就为参与欧洲、欧亚和亚太地区等不同地缘政治区域的事务提供了合理正当的依据。

  那么,俄罗斯是如何从一边倒转向“大欧亚”的?谁会影响普京的地缘政治观?未来俄罗斯将如何选择?真的会下定决心脱欧入亚吗?在当前世界大变局大调整尤其是大国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的形势下,回答这些问题,对我国的战略布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一聊,喜欢的朋友还拜托大家点赞关注支持,谢谢大家。

  亲西方主义,或者称欧洲—大西洋主义,在俄罗斯长期占据重要地位,根子可能是在沙皇彼得大帝改革的时候就种下了。早期亲西方主义的主要观点如下:俄罗斯的身份根植于西方,俄罗斯的文化是西方“犹太—基督教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这个派别认为,为了更好的融入西方,国内应该不提倡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独特元素,应当优先考虑俄罗斯—西方历史和文化命运的共性而非分歧,即使俄罗斯和其他西方国家之间存在分歧,也都应该以有利于西方的方式加以纠正,使俄罗斯能与其他西方世界和谐相处。

  然而,这派的影响力太大了。即使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占据着意识形态主导权的苏联时期,亲西方主义的倾向也并未在俄罗斯的思想体系中消失,如戈尔巴乔夫推动的 “新思维” 政策,被视为亲西方主义的顶峰,该政策培养出大批向往西方发展道路的支持者,他们共同瓦解了苏联和苏共,并在苏联解体后继续活跃在俄罗斯学术界和政治圈。在这批人看来,十月革命和苏联这段历史,对俄罗斯而言是从“普世历史”的正常道路的一段畸变,必须尽快纠正,以便俄罗斯能重返“文明大家庭”。

  从90年代到21世纪初,俄罗斯在这种思路的操控下,执行了一条极端化的亲西方地缘外交政策。一些学者认为,俄罗斯应当把欧盟视为其未来进行更大的经济和政治一体化的唯一选择;在外交上,叶利钦的指导思想是基于“与美国、北约、欧盟这些盟友进行最大限度的合作,以确保其在重要决策中不被排除在外”,并且争取在西方主导建立的经济和安全机构中获得完全成员地位。

  基于这个目的,当时的俄罗斯对原苏联加盟国的那些兄弟们一直非常冷淡,在科索沃战争中抛弃南联盟,俄政府与西方所建立的多边机构合作,支持西方对自己进行人权干涉, 努力推动俄与北约和欧盟的合作,甚至反对俄罗斯在原苏联地区进行地缘政治部署,打开大门放北约进来。

  然而我们都知道结局。过于跪舔的亲西方政策,不仅没有实现融入欧洲的目标,反而被搞得国家差点二次解体。

  20世纪20年代,布尔什维克俄国的一批海外侨民组建欧亚主义学派。那个时候,欧亚的“亚”并不是指现在的亚洲,毕竟那时候亚洲拿的出手的只有小日子,毛熊再怎么不济也不想和小日子一起过日子。所以这里的“亚”,特指斯拉夫文化。

  早期欧亚主义者认为,俄既不属于西欧世界,也不属于信仰东正教的东方斯拉夫世界。那么俄罗斯是什么呢?显然,是一个融合了欧亚两种元素所形成的自成一体的和谐且独特的地理世界,这个世界被称为“中间大陆”、“欧亚大陆”或“俄罗斯—欧亚大陆”。

  苏联解体后,亚洲也开始崛起,一些学者和政客开始研究新欧亚主义。代表人物包括俄共主席久加诺夫、前不久女儿被炸死的杜金、前不久死于新冠的日里诺夫斯基。

  这些人认为,欧亚一体化是俄罗斯未来的地缘政治使命,同时继承古典欧亚主义对西方文明的负面态度,认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大西洋主义,是对俄罗斯文明的主要威胁力量,因而断定以俄罗斯为中心的欧亚文明,和以美国为首的大西洋文明之间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

  这批人当中,对西方肯定是坚决反对的,文明之争,不死不休。但对“亚”的态度,就有些分歧。最极端的是杜金,早年属于欧亚主义扩张派,极有沙皇帝国主义的味道,不过现在好像已经“改邪归正”。而日里诺夫斯基也属于扩张派,但他觉得要扩张也得捡个软柿子,南亚某大国就挺适合的,另一个大国不能招惹。俄共的新欧亚主义则倾向于共产主义文明联盟,简单的说,就是重建一个温柔版的苏联,不追求扩张,不追求超级大国。

  不过,以上这三家都不是被政界接受的主流思想,最受欢迎的还得算经济合作派,以科洛索夫、米罗涅科和罗戈夫为代表,强调欧亚地缘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东亚崛起势不可挡,俄罗斯必须利用其位于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中心位置优势,把俄罗斯变成欧亚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链接欧亚大陆的“沟通桥梁”。

  根据这个地理定位,他们制定出一个紧密的跨区域发展战略。俄罗斯不能把自己主要定位于西方,它应该与西方、中国和亚太其他国家及地区开展“合作的地缘政治”, 保持欧亚大陆开放以及经济政治稳定的格局。

  普京本人出生、求学、成长都在圣彼得堡,这座城市可能也是俄罗斯最亲西方的城市之一。加之早年的导师、工作的同事的影响,以及90年代俄罗斯疯狂跪舔西方的那股风气,所以在他执政初期,深受欧洲—大西洋主义思想的熏陶, 表现出强烈的“大欧洲”梦想, 不仅反复重申俄罗斯的欧洲身份, 而且也一直在为融入欧洲提供俄式解决方案。

  2001年,普京第一次提出了“大欧洲”的构想,“将欧洲和俄罗斯的潜力结合起来,包括人力、领土、自然资源、文化、军事、科技的联合”,在一个理想化的世界,如果这个目的能达成的话,那么欧洲就完全有能力摆脱美国,拿破仑和小胡子也能含笑九泉了。

  2005年,普京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发表的文章中再次提到了构建“大欧洲” 概念,他说:“团结从大西洋到乌拉尔,事实上一直到太平洋的大洲,为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洲大陆所有国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

  这里的“大欧洲” 概念,指的是从大西洋的里斯本到太平洋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的统一空间,并由两个一体化集团构成, 即以德国为主导的欧盟西部集团,和以俄罗斯为主导的包括新兴的欧亚联盟在内的东部集团。这两个集团是平等的,将成为大欧洲的支柱。

  普京和叶利钦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不像叶利钦这样没底线的跪舔,欧洲虐我千百遍,我待欧洲如初恋。普京一直在强调平等的合作关系。

  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之前,普京都反复重申俄罗斯是一个欧洲国家的事实,并为融入欧洲提供俄罗斯的解决方案。他经常重申俄罗斯是“一个有着深厚欧洲根基和传统的国家”,“俄罗斯是欧洲文明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普京一直表明俄罗斯在本质上是一个欧洲国家的言论中,说明了在普京的观念里,欧洲仍扮演着核心和积极的角色。

  2014年乌克兰危机,沉重打击了普京梦想通过推动构建欧亚联盟一体化进而回归 “大欧洲” 的雄心。 乌克兰危机的政治影响以及西方的经济制裁向普京表明, 美欧并没有接纳俄罗斯,而且仍希望在美国的领导下维持目前的单极秩序。

  这令普京意识到,俄罗斯最终无法成为西方的一分子,除非甘心当西方的附庸,与欧洲统一的漫长白日梦已经成为历史泡影。

  此后,普京的地缘政治观终于大彻大悟。他开始真正将地缘政治视野,从欧洲转向欧亚大陆,甚至更远的亚太地区,推动俄罗斯融入东方,加强与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合作。这种转变既是对现实的妥协,也是对局势与历史走向的积极回应。

  2015年,“大欧亚”概念的主要提出者谢尔盖·卡拉加诺夫领导的一个外交政策专家小组发表了一分报告,重点突出了与中国建立地缘经济联系的可行性,报告认为,与俄罗斯传统上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不同,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在经济上是兼容的。卡拉加诺夫同时驳斥了有关“中国威胁”的说法,他认为这是美国试图分裂俄罗斯和中国的计划。相反,中国将成为俄罗斯发展新的 “大欧亚共同体”的关键盟友。

  2016年,普京总统采纳了来自瓦尔代俱乐部和俄罗斯智库提出的“大欧亚”概念,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体会议中明确提出“大欧亚伙伴关系”计划。普京当时是这么说的,“我们考虑通过与欧亚经济共同体以及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这些与我们有密切联系的国家,建立一个‘大欧亚伙伴关系’的计划,同时也会面向独联体伙伴以及包括欧盟在内任何感兴趣的国家或地区开展合作,但构建‘大欧亚’空间的第一步会是在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和中国的参与下,在欧亚建立一个具有竞争力的贸易和经济伙伴关系”。可以看出,普京正在从失败的“大欧洲”梦想转向现实的“大欧亚”计划。

  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与俄罗斯列为“敌对的竞争对手”,此后就是对俄制裁长期化,对中国战略遏制长期化和全面化。严峻的外部局势加速了欧亚合作的进程。2018 年,中国商务部与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签署了 《关于完成欧亚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联合可行性研究的联合声明》,正式启动“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建设进程。2021年9 月,普京在双方签署《上合组织秘书处和欧亚经济委员会谅解备忘录》后强调,这是落实俄罗斯提出的吸纳上合组织、欧亚经济联盟和东盟国家共同建立“大欧亚伙伴关系”,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步骤。2022 年初,为了应对全球持续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和日益上升的全球性威胁挑战,两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提出了世界秩序新方案,其中特别强调,“一带一路”和“大欧亚伙伴关系”建设并行不悖、协调发展。上述举措都表明,俄罗斯的地缘外交政策重点已经转移。

  特别是2022年的俄乌冲突及美欧对俄制裁升级,俄罗斯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政治关系到经济关系,再到文化交流,甚至是体育运动、猫猫狗狗花花草草,都在快速脱钩,而俄罗斯今后的出路也所剩不多,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必须发展好与东方国家的关系,进一步构建完善的“大欧亚伙伴关系”,同中国一道推动建设国际新秩序。

  所以种种迹象表明,俄罗斯已经渐渐摆脱了矛盾心理,不再把自己当成欧洲的舔狗。正如瓦尔代报告说的那样,“转向东方是一个旨在帮助俄罗斯建立自己政治和文明身份的计划,这将与新世界同步”。“俄罗斯正在向欧亚身份回归,真正回到它的亚洲文明根源,这是它成为‘未来欧亚大国协调中心’的唯一途径”,而不是“做一个别人空间里的观察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