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 军事 财经 教育 体育 房产 健康 汽车 安全 热点 人才 推选

教育

旗下栏目:

“斜杠青年”马未都

发布时间:2019-08-1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作者:admin 人气:

  这一年马未都53岁,有人说他大器晚成,他却说:“如果你觉得我大器晚成,那是你不知道我

  这些人是不清楚这个目光睿智的小老头在京城里多有排面。马未都曾说,“我是能看清未来的人。因为我读史书,历史是有节点的。文物其实是表达历史节点的一个成就而已。一个人,对历史了解越多,对所有的变革就看得越清楚,对社会走向的判断就越明晰。”而他的经历确实证明了,他每次转身都踩在了时代潮头上。

  80年代,中青社为两位作家举办了大型的作品交流会,一位是顾城,另一位是马未都。

  1981年,小说《今夜月儿圆》发布在《中国青年报》上,成了当年的顶级爆款。作者马未都收到了一卡车读者来信,一夜爆红。两个月后,他从工人变成了《青年文学》的编辑。

  进入《青年文学》后,马未都以“瘦马”为笔名,发布了很多小说、报告文学。编辑工作也让他接触到当时最优秀的一批文学青年,莫言、余华、刘震云等都曾在他手上过过稿,王朔更视他为伯乐。后来马未都说起这些作者时还是津津有味,不怎么爱说话的莫言、写字非常幼稚的王朔和帅气得让他嫉妒,写作却非常有个人风格的苏童等……

  这些人如今在文坛的地位无需赘言,而马未都正是在这个小圈子里说话有分量的一位,作为文学明星的光芒不输给任何一位。

  在商品经济大潮下,他投身到影视的怀抱,和王朔、莫言、刘震云等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民间影视创作机构,海马影视创作中心。马未都担任秘书长。

  在这个几乎囊括了80年代中国大陆文坛全部重要作家的工作室里,马未都等人推出了国内第一部情景喜剧《编辑部的故事》,还有那部万人空巷的《渴望》。

  令人没想到的是,在影视制作红红火火时,马未都却再次转身,专心研究起了古董收藏。

  虽然如今古董收藏是十分火热的行业,但那时古董收藏还是十分冷门的。面对大家的质疑,马未都说,“我是从来不回头的,因为我清晰看出了这个门类的颓势。”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马未都就已经踏入了收藏古董的行列。那时很多人还不懂古董的价值,他的很多藏品都是从地摊、旧货市场淘来的。那个年代,一篇稿子稿费30元,一个古董碗可能只要3毛钱。就这样,马未都利用稿费挖到了古董界的第一桶金。

  当“全民收藏热”到来的时候,马未都已成为收藏大家。在他的奔走下,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在北京成立,而馆内大都是他的私人藏品。编剧海岩说,“每次去他的博物馆,都感觉特别羡慕,觉得他才是真正做了大事的人。”

  他说,“我要改变中国博物馆的生态,把博物馆变成也能像咖啡馆一样,成为很多人都会再来很多次的地方,成为一个消费文化空间。”之后,他的每件事情中都有普及收藏文化的影子。

  2008年,马未都参加《百家讲坛》,掀起了学习收藏文化的热潮。2014年,他主持了首个互联网脱口秀《都嘟》,用通俗的方式普及收藏文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