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 军事 财经 教育 体育 房产 健康 汽车 安全 热点 人才 推选

汽车

旗下栏目:

关于绳伦射舷喘宁真的还是假的?

发布时间:2023-09-3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作者:admin 人气:

  苏轼曾说:“着力即差。”意思是,越是用力,越容易事与愿违。这是苏轼临终最后一言,也是他对人生的终极领悟。

  中国画讲究留白。山水之间,总是留有一处空白,引人遐想。如果把画面全部填满,整幅画都会显得死气沉沉。

  说话做事也好,工作娱乐也罢,如果太过用力,不能做到进退有度,取舍有度,就很容易陷入困境之中。

  元丰八年,高太后临朝。苏轼被重新启用,从一个贬官,几个月内连升三级。高太后对苏轼青眼有加,把他视为未来的宰辅。

  苏轼明白,自己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眼中钉。加上蜀洛两党交恶,他知道自己再进一步,必然万劫不复。他说:“火色上腾虽有数,急流勇退岂无人。”

  主政杭州之后,他开六井、通西湖、建苏堤、储粮防灾、建立安乐坊,政绩斐然。妻儿在侧,一家团圆,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一天,他信步走到松风亭下,突然感到腿酸疲乏,很想找个能躺下的地方休息,但是抬头一看,松风亭那么高,要如何爬上去休息呢?

  此时微风吹过,带来一阵凉爽,另人心旷神怡。苏轼顿时想到,为什么不在这里休息,为何非得要到亭子里才能休息?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活得累,是因执着过重,执念太深。本来可以自由自在畅游江海,却为一点点饵食,饱受铁钩穿颌之苦。

  苏轼有一次渡海,从牢山到淮上。途中遇到大风浪,同船的人禁不住晃动,纷纷晕船,但是只有苏轼一切如常。

  别人不解,就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异术。苏轼说,自己并非自己有异术,只是顺其自然,任凭身体随风浪起伏,“莫与之争,而听其所为”。

  很多人到海南之前,都要给自己准备好棺木。但苏轼却坦然接受,他觉得,海南不曾开化,这未尝不是一个传道的机会。自己治国安民的理想,在哪里不能践行呢?

  他制药、掘井、耕种,为未曾开化的海南带来新的技术。草庐抄书,教书育人,让海南出了历史上第一个进士。他把一场贬谪之旅,变成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

  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大半生都在贬谪的路上。别人觉得命运不公,让他一生颠沛,他却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林清玄说:“人生有高潮起伏的时刻,也有平淡平凡的时刻。重要的不是面对什么样的时刻,而是能不能随喜随心。”

  能随喜,咸里有咸的滋味;能随心,淡也有淡的滋味。咸淡之间,处之泰然,春绿与秋红,都欢喜自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