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 军事 财经 教育 体育 房产 健康 汽车 安全 热点 人才 推选

推选

旗下栏目:

“十年调水·中国水都的深情告白”系列报道之一:一段历久弥新的珍贵记忆

发布时间:2024-04-2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作者:admin 人气:

  编者按: 7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以一个战略家的眼光,用如椽巨笔勾勒出“南水北调”宏伟蓝图,点燃了共和国跨流域调水的热情。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事关亿万民生,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牵挂。他强调,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南水北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弹指一挥间,清澈如碧的汉江水已沿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干渠向北奔涌十年。十年间,核心水源地、中国水都丹江口的干部群众肩负神圣使命、牢记殷殷嘱托,以持之以恒的精神保水护水,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减污治污,守护一库碧水永续北送。十堰日报今日起推出“十年调水·中国水都的深情告白”系列报道,回顾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讴歌水都人民为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作出的巨大牺牲与奉献,展现丹江口市肩负使命重任、阔步迈向未来的昂扬之姿。敬请关注。

  一道大坝横空出世,一库碧水泽被千里;一座水都屹立中原,一段历史感天动地。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十周年之际,记者登临丹江口大坝,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历历往事涌上心头。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宏伟构想,如澎湃的江水声萦绕耳畔。

  极目四顾,坝上是烟波浩渺,坝下是万千繁华。追今抚昔,过往是峥嵘岁月,眼前是美好生活。“没有丹江口大坝,就没有后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没有现在的中国水都丹江口。”丹江口市退休干部、《水都故事》作者丁力先说,丹江口大坝的故事从66年前传唱至今,故事里的人前赴后继,故事里的事历久弥新。

  “1958年9月,我当时16岁,成为第一批参加建坝的民工,一干就是五年多。”今年82岁的丹江口市凉水河镇白龙泉村村民李光艮,提起丹江口大坝建设之初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他介绍,当年奋战在建设工地上的,不仅有十万民工,还有包括时任湖北省省长张体学等在内的各级党员干部。此后的60多年里,当年夜以继日的奋战、灯火通明的工地、肩挑背扛的艰辛和响彻云霄的广播声、号子声,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中。

  “丹江口大坝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自行勘探、设计、施工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十万建设大军焚膏继晷、筚路蓝缕,大坝终于在1967年下闸蓄水。此后,大坝在防洪、发电、供水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85岁的汉江集团退休高级工程师杨小云时常作为义务讲解员回到大坝上,向后辈们讲述当年的故事。

  2005年,为服务南水北调,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启动。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一道大坝,留下万顷碧波,送走一库碧水,浪花淘不尽英雄。故与新、破与立、舍与得,中国水都丹江口的变与不变,都系在坝上、映在水里。

  “这座桥当年的名字叫‘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坝下施工大桥’,现在已经是进出丹江口市、沟通左岸右岸、连接老城新城的交通枢纽。”站在车水马龙的水都大桥上,丁力先告诉记者,丹江口大坝的兴建湮没了千年均州城,也成就了水都丹江口。

  “从当年的一片荒滩,到如今大坝两岸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真是天壤之别。”杨小云对丹江口市近年来的跨越发展感慨颇深。如今,除了水都大桥,通往沧浪洲湿地公园的网红步行桥、正在施工建设中的水都二桥等跨江桥梁,无一不在塑造着丹江口市“依江布局、拥江发展”的城市格局,让脚下这片土地从几个小公社,蝶变为生态与生活并重、绿色与产业齐飞的“山水之城”。

  格局之变引发水都生产生活之变。这些年,库区生态越来越好,满眼风景以及那山上的橘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李光艮的儿子李玉林开起农家乐,四世同堂的李光艮含饴弄孙、安度晚年,年轻时的无私奉献换来了现在的幸福生活。2019年,十堰市委、市政府把一幅写有“建坝精神世代传承”八个大字的书法作品送到老人手上。

  一库中国好水,成为丹江口市发展“水经济”的动力之源。着力将“生态水”转化为“财富水”的丹江口市,正全面打造知名水企聚集地、水经济研发高地、健康水饮料主产地和涉水装备制造知名地,围绕一库碧水做好产业转型、生态文旅和乡村振兴“大文章”。2023年,丹江口市水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产值突破140亿元、税收近10亿元。该市成功跻身“中部百强县”行列。

  丹江口市大坝街道移民新村社区是该市左岸老城区“移民第一村”。“社区居民时刻惦记着一库碧水,纷纷当起志愿者守水护水。”该社区党委书记、主任张天红告诉记者,社区成立“老街坊护水联盟”,常态化开展库区清漂、排水整治、岸线垃圾清理等工作,坚决当好“守井人”。

  一坝起,万物生;一库净,万象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记者采访期间,深切体会到水源地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和守水护水初心的不变,深切感受到丹江口市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记者 肖邦明 王雁博 特约记者 潘洪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