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 军事 财经 教育 体育 房产 健康 汽车 安全 热点 人才 推选

推选

旗下栏目:

定了!劳务派遣退出历史舞台!

发布时间:2023-04-2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作者:admin 人气:

  财政部在《关于做好2023年政府购买服务改革重点的通知》中提到:不得以劳务派遣方式购买服务。劳务派遣或退出历史舞台!

  劳务派遣相信没人很多人都经历过,特别是在一些大型企业,劳务派遣司空见惯,干着一样的活儿,享受着截然不同的待遇,有的劳务派遣都不给职工缴纳基本的社会统筹,有的劳务派遣工只能眼巴巴看着正式员工领取各种节日福利,自己只有羡慕嫉妒的份,那种失落与绝望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是否经历过。

  劳务派遣充斥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学校有代课老师、公共服务部门有临时工、企业有外包团队、合同工。这种严重违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劳多得”分配原则的劳务派遣制度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在社会主义中国流行的,这种劳务制度会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且听小编为你讲解。

  上世纪20年代,美国一些资本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将一部分重复劳动的业务,承包给了个人,这些人又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把这些业务转包给了社会上的零散人员,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这些承包人逐渐发展成了劳务中介公司,不再参与生产,靠赚取差价盈利,这样资本家降低了成本,中介赚到了剪刀差,实际的劳动者分别被资本家、中介各剪了一次羊毛,就是这样一种制度,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流行了起来。

  改革开放后,日本人最先把这种制度引进了中国,1997年我国第一家劳务派遣公司北京信立劳务服务公司在北京成立,2000年后劳务派遣开始在全国流行。

  劳务派遣的流行,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劳资矛盾,“临时工干的”梗就是劳务派遣造成的恶果,劳务派遣主要危害如下:

  1、劳务中介拿钱跑路或者克扣劳动者,这个已经屡见不鲜,工地上包工头和农民工就是中介和临时工的关系,包工头跑路或者私吞工程款的事情,早已屡见不鲜,我就亲眼见过甲方足额给包工头打款110万,包工头对工人说甲方只给了50万,最后包工头只给工人发了一半的工资了事。

  2、临时工当替罪羊,“临时工干的”梗就是这样产生的,有些单位一旦发生舆情就拿临时工来当挡箭牌,尤其是在公共服务部门,多少临时工因此丢掉饭碗,已无法统计;去年某治保主任上门殴打居民事件就是典型的案例,最后打人的治保主任没有开除,反而开除了被治保主任胁迫的临时工保安。

  3、编制工和临时工矛盾频发,临时工地位地下,有些单位的正式工自认为高人一等,对临时工颐指气使、吆五喝六,不把临时工当人;小编曾经见过某部门的清闲的正式工指挥忙得不可开交的临时工干这干那,最后临时工暴怒,直接和正式工的吵了起来。

  劳务派遣自2000年流行起来后,已经充斥在我国的各个领域,根据2019年的统计我国劳务派遣工高达6000万,占用工比例高达20%,工程、邮政、通信、金融领域是劳务派遣的重灾区。

  就拿小编以前所在的公司说吧,郑州项目部有约100人,劳务派遣工高达90%,只有10个员工是公司总部来的,平时所有的活儿都用劳务派遣工干,总部来的正式工只干一些审核之类的工作。劳务派遣工是和郑州某劳务中介签的合同,按照郑州市最低标准缴纳的社会统筹,没有公积金,周末劳务派遣工需无条件加班;正式工是按照实发工资缴纳的公司总部所在地的社会统筹,公积金顶格缴纳,每周五下午正式工开车或者坐高铁回家是雷打不动的规矩,来回费用项目部给报销,周一到周五还有一天200块的出差补贴,派遣工没有交通费用补贴和出差补贴。总之一句话就是派遣工干脏活儿累活,拿最低的工资,正式工干好活儿轻活儿,拿最高的工资,享受最好的福利。

  这次财政部在《关于做好2023年政府购买服务改革重点的通知》中提到:不得以劳务派遣方式购买服务,就是对劳务派遣制度的最大否定。也就说在公共服务单位中以后将不再有劳务派遣工。

  相信大家都已经感觉到了,很多公共服务单位已经在清退临聘人员,劳务派遣将逐步在公共服务单位中消失,我相信那些大型企业也会跟进。劳务派遣是改革初期,由于我国缺少产业,廉价劳动力数量巨大而产生的,已完成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也是大势所趋。

  那么问题来了,劳务派遣退出后,海量的劳务派遣人员怎么办?这本来就是多余的担心,公共服务机构临时工直接进入体制,企业临时工变成正式工,代课老师直接当编制老师,同工同酬天经地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