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 军事 财经 教育 体育 房产 健康 汽车 安全 热点 人才 推选

体育

旗下栏目:

“以我心换你心”

发布时间:2023-03-2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作者:admin 人气:

  影院复工时间未定,但大众对影像的热情不减。近日,影评人苏七七也开启直播,与影迷、读者们互动分享她的观影体验。她说,一个人看电影,有一种美好的孤独,两个人看电影,是一种亲昵的幸福,期待我们早日能与家人、恋人、朋友一起走进影院。

  分享开始,苏七七坦言,虽然今天人与人之间没有比聊电影更容易聊的事情了,但将电影作为一个“整体”时,自己又该说点什么呢?疑惑之余,她想从一个看上去有点无聊的话题,即“我们为什么要看电影”说起。

  “人肯定不是非得要看电影的。”苏七七表示,因为电影从1895年诞生至今,也只有125年的历史而已,但幸运的是,电影产生之后,迅速地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一方面,投资者看到了电影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鹅,所以制片厂出现了,连锁影院出现了,电影工业与电影产业发展起来;另一方面,艺术家发现电影所使用的语言(视听语言)有着强大的表现力,他们开始尝试这种语言的各种语法可能与叙事可能,拓展它的表现力,进行深入的美学探索……这时很快,电影开始有自己的“众神殿”,如格里菲斯、奥逊·威尔斯、卓别林、希区柯克、塔可夫斯基、柏格曼、费里尼、小津安二郎……有了各种各样的流派与类型,如德国表现主义、法国新浪潮、黑色电影、西部片、武侠片……21世纪,电影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在整个社会文化从读写向视听转型中,电影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且依然有着先锋的艺术探索向度。”

  所以,为什么看电影?苏七七认为:“现在很少有人不喜欢电影。对大众来说,与朋友一起看场电影,是愉快的消遣;对文艺爱好者来说,电影是‘爱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同时热爱读书和看电影的人也不在少数。那些中外着名导演、重要影片,是一个知识分子或者一个文艺青年的知识结构的必备部分,也是大家共享的知识平台。一个人,在人格形成期接触的作品,甚至可以拓展心灵的深度,更好的塑造自我,不得不说,一部优秀的电影,往往能在其上市后形成一个强大的话语场。如《南方车站的聚会》《囧妈》等,大家围绕着电影,可以讨论社会热点、艺术表现,甚至是平台转型……所以,交流的快乐,共识的达成,是电影延伸出来的优势。”

  同时,苏七七认为,欣赏电影也是一种相逢。“在电影里,你去过了自己不曾去过的地方,认识了那些你不曾见过的人,你为一些遥远的人或事哭与笑,就像经历了不同的人生。”当然,她也强调,这必须要建立在我们看过足够多的好电影上。

  她表示,每一个人与电影的关系,是有亲疏之别的,“绝大多数的普通观众,主要把电影作为娱乐消遣之一,他们想看的是‘好看’的电影;还有些观众想从电影里得到更多东西,如情感共鸣、人生启示,以及好作品带来的愉快或者是深刻的观影体会;更深一步,电影从业者、影评人可能好的差的影片都看,因为他不仅希望从电影中得到什么,而更多的是电影成为了他人生的一部分,他要建构一个关于电影的总体认知,这样才能够给自己经验和标尺。”

  “一个好的观影者,他其实是一个内心总持有好奇与兼容的人。在电影里,他准备着来一场新的体验与冒险。一个既诚实又勇敢的观众,往往能够做到重要的一点,即看电影时的‘平等心’。”苏七七说道。什么是平等心?她认为,不带有先入为主的主观意识的观影即是“平等心”,让自己平等地站在影片对面,“即便我的工作是一个电影研究者,但我开始看一部电影时,我也要尽量回避我研究者的身份,我只是作为‘人’,用我的真心真意去看电影,不能因为看得太多,反而有知识上的傲慢或感情上的疲惫,那其实是得不偿失的。看电影最根本的,还是‘以我心,换你心’。”

  此外,苏七七建议,大家要读一些导演的自传,读一些好的理论与评论,读电影史,因为书籍能更好地磨练观者的判断力。2019年岁末,新作《光与真的旅途》出版。苏七七说,光与真,一直是自己写电影评论的两个方向,“我关注两类电影,一类是大师之作,他们给电影树立了审美的标杆,是永恒的电影之光;一类是中国当代电影,那些与院线商业片形成对照的电影,在这些电影里,有更直接的我们所身处的现实,即电影直面现实。对于中国当代电影来说,更多的好作品与更多的好观众是相辅相成的,作品所引起的共鸣与思考,必然折射在现实之中。”(朱德蒙)

  苏七七,影评人,策展人,出版电影评论集《声色现场》《第一感》《幻境中相逢》《光与真的旅途》等,主编《时钟突然拨快——生于70年代》。杭州平行影像周策展人,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IDF)展映单元总监,策划及主持大量电影放映活动。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