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 军事 财经 教育 体育 房产 健康 汽车 安全 热点 人才 推选

热点

旗下栏目:

查税至9年前!上市公司苏宁环球医美业务被罚1465万

发布时间:2022-08-3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作者:admin 人气:

  震惊医美圈内圈外的杭州千和医美偷税1.47亿事件刚落幕,上市公司苏宁环球的医美业务又被罚了!据了解,近日,苏宁环球控股子公司无锡苏亚医疗美容医院有限公司收到无锡市税务局第二稽查局出具的《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拟于本月26日前对无锡苏亚2013年-2016年的税收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处罚金额及后续需补缴的税款预计1465万元。

  今年被称为税务监管最严的一年,几乎每个月都有企业被稽查曝光。据粗略统计,今年以来,至少有16家医疗医药及医美企业因税务问题被查,医美行业正成为各地税务局稽查的重点对象,而且稽查力度前所未见,比如税务追查已经查到9年前了,比如上市公司也未能幸免。日渐密集的医美偷税处罚事件宣告着,医美行业的“避税”时代终结了,合规化已迫在眉睫。

  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的主要内容显示,无锡苏亚通过快钱支付系统和拉卡拉支付系统将收取的部分营业款未入账,合计少申报营业收入25123984.69元。其中2013年少申报营业收入2502526.21元,2014年少申报营业收入7291039.97元,2015年少申报营业收入12166064.06元,2016年少申报营业收入3164354.46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拟对无锡苏亚上述偷税行为处应追缴企业所得税一倍罚款计4883476.79元。

  可以看到,上次杭州千和医美偷税事件追查到的还是2017年,此次苏宁环球医美业务已经追查到2013年,甚至发生在苏宁环球收购医美业务之前。据悉,2016年7月,镇江苏宁环球医美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医美基金”)与无锡苏亚原股东5人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收购了无锡苏亚。2021年7月,苏宁环球全资子公司苏宁环球健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又和医美基金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收购了无锡苏亚100%股权,并将无锡苏亚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

  苏宁环球表示,此次处罚的违法行为均发生在公司收购之前,是无锡苏亚原股东逃税,根据股权转让协议,法律责任由无锡苏亚原股东承担。不过,据8月24日苏宁环球发布的最新财报,公司医美产业收入和利润在公司的占比逐步提高,此次处罚,对于想要持续扩大医美业务的苏宁环球来说,应该不无影响。

  此外,近年上市公司通过收购跨界医美的举动颇多,此次苏宁环球医美业务收到的行政处罚或许也带来了相应的一声警钟。

  针对此次苏宁环球医美业务被罚事件,我们采访到高级财税专家和财税导师、凯维云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超进行深入解读。

  Q:此次苏宁环球子公司无锡苏亚医美是被追罚2013-2016年的所得税,最近医美确实被查得严,偷税漏税事件频频爆出,但是这次都倒查到9年前了,想了解一下税务机关查税有时限范围吗?

  A:常规的认知中,很多企业包括很多财务人员会认为税务机关一般会倒查3年,往往以为这3年内没有什么问题,可能就不会再往前查。实际上,无论是规定还是以往出现的案例,都已经证实了,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3年、5年,甚至无限期追查,都是存在的。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造成未缴或少缴税款累计在10万元以上的,会追查10年。偷税、抗税、骗税、纳税人已申报或税务机关已查处的欠缴税款,还会无限期追查。

  Q:无锡苏亚偷税事件发生在被苏宁环球收购前,理论上来说,苏宁环球在收购时能及时发现这类问题吗?这次事件对苏宁环球会有什么影响呢?

  A:一家企业如果刻意隐瞒自己的违规纳税行为和金额,如果不做极其深入的、全面的调研和调查,确实有可能被忽略或者不易被发现。当然是否互相有意为之,也无从查考。

  上市公司财报是非常严格的,也要接受各类型审计,出现这次事件,势必影响股价以及股民对于企业的信心。苏宁环球作为有一定规模的企业,财务体系和专业财务人员应该是比较全面和健全的,这个问题也暴露出企业自身的管理和专业性。我想,对于收购的医美机构,在未来,应该会更加慎重地经营企业,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Q:近年医美比较受资本青睐,上市公司通过收购跨界医美领域的情况非常普遍,这次处罚是不是相当于敲了一次警钟?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在收购、投资时能怎么避免这类情况发生呢?

  A:行业中的一些违规乱纪行为出现时,往往会被放大,社会舆论就会认为这个行业是不是都这样,在我看来,这样的企业仅仅是这个行业中的一部分而已。我个人觉得,本次的偷税处罚,不应该在行业中进行放大,或者人为恶意借机夸大,但是整个行业应该觉醒了,不能再一意孤行或者恶意为之了。该企业的行为,不能代表一个行业,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我本人也接触了包括北京、上海、广东、四川等地的很多医美机构,发现这些医美机构无论从机构负责人还是财务团队,对于自己机构的管理、运营、财务的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纳税意识也是非常强的。

  无论是收购何种行业、何种类型的企业,我相信有实力进行收购的,自身的企业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无论资金、规模、人员都非常强,如果不是刻意为之,那么就是管理问题和严谨问题,这些是可以改善的。

  Q:上次杭州千和医美被罚8800多万,因为不是上市公司,不需要财务披露和审计,基本上可以说“一查一个准”,但这次苏宁环球作为上市10多年的公司,税务机关也开始追查了,在您看来,这意味着什么?

  A:税务机关近年来一直非常关注医美行业,一直在严厉打击各行各业的各种偷逃漏税行为,从国家金税工程上马实施以来,也包括自2020年各部委联合对于医美行业乱象的整治力度的加大,都表明了国家对于行业整顿的决心,但行业中的一些从业者和负责人,还是不以为然,既不对之前的违规行为进行弥补,也不对其进行纠正,自认为“手法高明”不会被税务机关查到,或者认为大家都这么做,形成了某种不可明言的潜规则。那本次的处罚决定,也再一次强有力地证明了,玩火必将自焚,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未到。

  不过,大家除了去关注企业偷税和罚款的实质以外,也应该从客观角度去分析整个行业的发展,企业虽然身处其中,但也是被动的一方,企业也有企业的难处,比如医美行业周六日和节假日才是高峰,收款进入对公账户时是否便捷;查账对账是否能实时;银行方节假日不受理相关业务,是不是也增加了行业资金和账务处理的难度;偷税不应该,但是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也是医美人应该积极思考,以及全社会共同协助的问题。

  其实早在去年4月,国家税务总局就发布了《以税收风险为导向 精准实施税务监管》的要求,其中特别强调,要将医疗美容、直播平台、中介机构、高收入人群股权转让等作为“重点聚焦领域”。另外公安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等八部委针对医美行业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也提出重点整治和肃清医美行业不良经营行为和财税不合规乱象。

  种种政策和处罚都表明,医美的“合规元年”来了,那么机构可以如何注意风险呢?王超表示,非公立的盈利性医美行业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着国人对美的需求的不断暴涨而出现,这三四十年间,国人从对于这个行业的陌生到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对自己的身体、五官等进行“美”的完善,这是有一个质的飞越的,我们国家正在朝着全球医美需求第一的市场份额在增长,虽然疫情对于线下实体行业有所冲击,但是国人对“美”的追求热度依然不减,那么整个行业的蓬勃发展,也是必然的。所谓的乱象,在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但是不能去触碰法律所规定的底线和边际。国家这些年,对于小微企业、小规模企业,乃至医疗服务行业都有很多关于税收方面的减免、优惠等扶持,就好比针对具备医疗资质的医疗服务机构免征增值税。在这个基础之上,医美机构的税费已经降低了不少,对于自己的利润部分,应该履行自己的纳税义务,这样才能长治久安地不断发展和壮大。

  医美机构,也是一家企业,只不过是一家需要资质的特殊企业。所谓正确缴税,其实就是精准纳税,不是多缴、也不是少缴、更不是不缴,而是要一分不差的、如实地反映自己的经营情况,然后精准纳税。

  从医美机构的主营收入来看,简单来说主要是三部分,一是来源于为消费者、求美者提供医疗相关服务所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二是非医疗范畴的美容类服务收入,三是面膜、护肤品等产品销售收入。国家给予具备医疗许可资质的医疗服务机构的增值税免征,主要是针对医疗服务收入的,也就是医疗机构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是可以享受不交增值税的。接下来就是企业所得税、股东的分红个税、员工的综合所得个税等,企业要如实正确进行申报,或者履行代扣代缴义务。

  其实所有行业中,无外乎就是3种人会产生偷税漏税行为:(1)知法犯法者,故意逃避纳税义务,应该主张严办。(2)无知无畏者,总认为那些比自己企业大的、比自己收入高的也都没缴税,那就继续同流合污,自认为法不责众,这类人主管机关应该在处罚的同时,加大教育力度。(3)确实不懂者,该类企业经营者的重心全部放在拓展市场、挖掘客户上,经营者和所谓的“财务”都不是专业人士,连自己要不要缴税、怎么缴税、缴多少税都不清楚,最后这一种,应该自行补充财税相关知识,并且聘请专职专业财务人员,以弥补自己的短板不足。

  医美行业,要靠医美人自己去创造一个良好氛围,包括营商氛围、拼搏氛围、服务氛围,所有人的目光应该放在如何能在保障求美者健康安全的前提下,为消费者提供美的享受。当然,除了医美人以外,凡是向医美行业提供服务的企业,也要想办法协助医美行业、帮扶医美行业、赋能医美行业去改变,而不是随波逐流地去迎合和助长违法乱纪的需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