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技 军事 财经 教育 体育 房产 健康 汽车 安全 热点 人才 推选

安全

旗下栏目:

2024首个合村并镇正式启动“10合1”大村不是终点

发布时间:2024-02-1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作者:admin 人气:

  春节的脚步渐渐远去,许多农民和他们的子女开始为再次外出打工做准备。不少人认为,与其让自己的村子继续破败下去,不如进行拆迁,这样既能提高生活水平,又能避免每年来回奔波的辛苦。而合村并镇真的来了。

  近日,齐齐哈尔拜泉县星火村开启了 2024 年首个合村并镇项目。农民在获得每平方米约 1700 元的补偿后,需要自行购买楼房。这也标志着 2024 年合村并镇工作的正式启动,曾经看似遥远的事情如今已成为现实。

  合村并镇作为农村规划的重要方式之一,其目的是解决部分农村人口“空心化”的问题。然而,考虑到农村常住人口超过 5 亿,接下来合村并镇将如何开展?如何推进?如何补偿?这些都与广大农民息息相关。

  与普通的农村拆迁不同,合村并镇并未改变土地性质,补偿标准相对较低,一般每平方米约 1700 元。这导致许多农民在回迁楼房时需要自掏腰包,回迁成本较高。此外,合村并镇后,物业费、水费、卫生费、燃气费、停车费等新增费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的生活成本,导致部分农民的生活质量下降。

  同时,对于 60 岁以上的农民来说,在城市就业的难度加大,他们中的许多人将种地收入作为养老资金。然而,在合村并镇后,如果土地被统一流转,农民的种地收入将会有所减少,从而影响他们的养老。但如果土地仍然由农民耕种,那么合村并镇后,农民不仅要在居住地和耕地之间来回奔波,而且由于粮食和农机具无处存放,种地的难度也会增加。

  总的来说,由于需要重点考虑农民的回迁成本和生活成本,以及种地收入对农民养老的重要性,国家对合村并镇采取了谨慎推进的态度。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随意大规模推行合村并镇,可能会在农村 50 后、60 后“种不动”时导致粮食“空窗期”的出现,这将不仅仅是农民居住地改变那么简单。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指出,要因地制宜推进村庄规划的实施。为响应这一要求,许多地方已经制定了村庄规划,并在部分地区实施了合村并镇。以山东青岛平度市新河镇为例,当地将 22 个农村合并为三个新农村,其中由三堤东村、胡家村、中炉村等新合并成的三堤村就是一个“10 合 1”的大村,但这并不是终点。

  此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要适应乡村人口变化趋势,优化村庄布局。这表明农村规划将继续推进,而规划方式将重点考虑人口变化趋势。说白了,只要存在人口空心化的趋势,就有可能进行合村并镇。

  首先,国家要求农村规划必须听取农民的意见,因此对于是否合并、合并多少个村子等问题,农民应及时表达自己的态度。其次,对于自己种地的农民,建议适当储存一些粮食,而且储存小麦和稻谷比储存面粉和大米更持久、更实用。

责任编辑:admin